国产青春片有救了今年国剧豆瓣评分第一,
目前国内最好的青春剧?
没一个叫得出名字的演员。
没上一次热搜。
搜不到任何作品的导演……
Sir怎么不信呢?
到今天,不信也得信。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一匹黑马。
无任何流量加持下,它冲到国剧豆瓣评分第一。
开播两周,剧情几乎过半,一点没掉。
8.5,2w+人打分。
从质疑,到将信将疑,再到今天决定安利。
Sir是一口气连刷12集,才敢说——
作为国剧烂到无法自拔的青春题材,它足以让我们露出久违的“姨母笑”。
开场第一幕,它就消除了Sir烂剧的猜测。
青春剧中最重要的情节之一:初遇。
烂剧一般怎么拍?
大逆光、慢镜头,再加上浮夸的正反打,表情特写,内心OS。
四目相对瞬间。
BGM一推,远景一拉。
一见钟情,完事。
《不要和你做朋友》怎么拍?
光“四目相对”这一个动作,它就分了三段。
开场,大小伙子在澡堂换衣服,衣柜里挂着他偶像施瓦辛格的海报。
模仿偶像开大摩托的样子,光身子走进澡堂。
derrrrrrr
他还不知道……
接下来,编剧真的要“开车”了。
抹开洗发水,把头发弄成施瓦辛格的形状,闭眼享受着没有束缚的轻松时光。
突然。
“流氓!!!”
谁?
睁不开眼,只听到一个女生的尖叫。
但此刻,男女主已完成首次“对视”。
坦坦荡荡——
意外闯进男澡堂的女生慌了,赶紧逃跑,可逃着逃着……没路了。
找出口,原路折返。
一回头,此刻男生正巧擦干眼睛。
啧啧。
第二次“对视”猝不及防,更加坦坦荡荡——
两人都慌了,这次谁也待不住,分头逃跑。
女生跑到储物柜,找手机;男生跑到储物柜,找衣服。
对。
又碰上了。
第三次对视,还哪有什么小鹿乱转,只剩尴尬的氛围笼罩整个澡堂。
坦白说,这初遇浪漫吗?
一点都不。
但它甜吗?
Sir要承认,这比90%国产青春剧都要甜。
一波三折,意外连连,戏剧感拉满同时,它精准地捕捉到青涩的情愫。
那不是浓烈而笃定的“心动”。
更多的,是充满不确定,让你揪着衣角红着脸蛋却只能原地呆站着的“心跳”。
而且,远不止这一处。
《不要和你做朋友》的故事其实不算新鲜。
怀旧青春剧。
一句话:女主穿越回到妈妈的青春期,找爸爸。
女主李进步,和妈妈李青桐相依为命,从没见过自己的爸爸。
一天,她从家里翻到离婚证,上面写着陌生的名字:陈君何。
谁?是我爸吗?为啥我妈从没提过?
意外发生。
开头一幕,就是女主李进步(庄达菲饰)跟妈妈吵架后离家出走,从南方城市洗浴中心穿越到东北小县城的澡堂。
年,穿越到年。
一个俗套的故事怎么拍得不俗套?
从细节下手。
总有一个角落让你咯噔一下回到童年。
打开房门——
柜子里全是《还珠格格》《灌篮高手》的DVD,墙上全是郑钧、卢巧音、王力宏们的海报。
走到街上——
那时电影院还不叫电影院,叫录像厅,《泰坦尼克》《甜蜜蜜》《情书》《月光宝盒》等老片,热映中。
回家路上——
你不会偶遇那个男同学,只会看到小贩在叫卖着冻梨和冻柿子。
然后听到一声巨响:“嘭!”
才反应过来,那是电影院外卖爆米花的摊子。
剧中的年代感,不只停留在背景板和服道化。
更是融入故事的方方面面。
提到90年代末的东北,你想到什么?
没错,下岗潮。
穿越回到妈妈家的李进步,亲眼见到了自己从未谋面的亲姥爷。
她不知道,姥爷曾经也是下岗工人的一员。
但他没有告诉女儿,选择默默出去打工,扛起这个家。
不修饰,完整地暴露真实。
让它摆脱了传统青春剧的做作和扭捏。
助攻之下,连演员也格外朴实。
这是剧集主演的合照:
高矮胖瘦,各种风格,全都有。
让Sir最感舒适的,是所有演员都被调教得极自然。
早晨,你能看见李进步脸上硕大的黑眼圈。
雪地,你能看到那张裹在大棉袄下,冻得通红的小脸。
最直接一个对比。
男主角之一段霄的演员周彦辰,唱跳歌手出道。
他参加《偶练》时的表情是这样的:
而在剧里,他的表演是这样:
和这样:
轻轻地偷看,微微地嘴角上扬,没半点硬凹的痕迹。
看到没。
其实“不俗套”这件事,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起码给出了最诚恳的态度。
两个词:用心,真心。
最后一点,让它区别于传统青春剧的地方。
——不把爱情当做青春的主角。
太难得了。
别被开场一幕误导。
它真正的故事主线:“我”变成了妈妈年轻时的闺蜜,陪她经历一次完整的青春。
什么是完整的青春?
从无聊的日常里找乐子。
学习是最难搞的。
为了改变妈妈的命运,李进步天天琢磨着怎么给妈补课。
自己教?
不会。
那就找老妈暗恋对象来。
补完之后,数学成绩……9分。
唉,怎么就摊上这样一个傻妈妈。
女生的小秘密,是最难藏的。
体育课上,月经来了,跟老师说不能训练。
嘿。
此时班上捣蛋的男同学,马上就伸出八卦的小触角。
当场大喊:“为啥不能训练啊?”
怎么回答都不对——
“倒霉了。”
没人告诉他这是女孩子来例假的一种委婉说法。
所以,就会有这样的男生。
举手,报告老师。
我也倒霉了
能不能不训练
哈哈哈。
这才是Sir理解的“青春”。
它不应该是某一种颜色。
它是所有颜色的集合。
而这部剧做的,就是将这些混杂的日常掰开,再把所有或美好或残酷的碎片重新拼凑,让你再看一眼那个懵懂但真挚的自己。
没错。
所有合格的青春片都必须要跨过一个障碍:自己。
或和解,或否定,或硬刚。
不能逃避。
从这一点说,《我才不要跟你做朋友》实则是建立在悲剧之上的喜剧。
李进步必须要跨越的,就是那个因为家庭残缺,而心灵残缺的自己。
她太想改变了。
改变那个叫“青铜”的妈。
没能力,没魅力,被丈夫抛弃,还总爱吹牛。
于是穿越之后,李进步一心只想破坏她妈和陈君何的姻缘。
陈君何哪里会听的明白?
他是真的喜欢李青桐。
老远看见李青桐一个人坐在台阶上,陈君何就突然加快了脚步,想打招呼。
突然,停下来了。
为啥?
李青桐暗恋的学霸抢先一步坐在了她的身边。
15集的预告里,陈君何为了追李青桐,跟她考上同一所大学。
这下,狗皮膏药贴身上。
许多观众看到现在,开始嗅到不对劲:
太虐了。
但在Sir看,真正的“虐”,不是我们眼看着李进步无法改变过去的挣扎。
而是——
她必须接受命运,必须接受有着残缺青春的自己。
正如剧中那个一直引领着李进步的神秘人说:
我们都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要回到哪里去
很多东西
都要学会割舍
尽管后面剧情还不明朗,但獠牙已然露出。
嬉笑中,它早就清醒地提醒你——
这就是一场单程旅行。
对青春的缅怀再动情也不过徒劳,留不下,带不走。
面对现实,才是对青春的最大敬意。
最后Sir还想多说两句。
无疑此剧已经做到了国产青春的上乘。
但这并非终点。
国产青春题材经历了两段黑暗时光。
1.0时期:
以出轨、堕胎、车祸等狗血煽情,积蓄一股成人输给现实的自我感动。
2.0时期:
将青春等同于爱情,疯狂撒糖,堆砌滤镜,谈着看似洁净实则傻缺的恋爱,无下限地消费着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甜蜜。
它们都只能称作“伪青春”。
《我才不要跟你做朋友》以它精细的细节,和惊喜的剧情,早已超越这两个时期,向3.0进发。
Sir同时有些担忧。
从前半部分来看,许多现实的BUG还是被模糊掉了。
比如,李进步穿越后突如其来的魅力。
曾经,她还是个班上的小透明,被同学嘲笑,家境不好,连碗馄饨都买不起。
现在,她一个眼神,就能迷倒小男生;轻而易举,就能住进一个温馨的家。
还有,剧中对于她真正在原生家庭受的伤害,也并没有深挖。
唯独只靠开场几句书面语的“发泄”:
Sir担忧的是,所有剧情中的悬疑、斗嘴、恋爱都尘埃落定后。
那些所谓的和解和面对。
会不会再次被稀释,不了了之。
那个以穿越为名的异世界,会不会成为又一个抚慰青春伤痛的温室。
归根到底,青春的本质是什么——
强烈的相信,甚至不惜以同归于尽为终结。
必然过火,必然出格。
Sir期待的是。
这匹国产黑马,能真正释放它的野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blog.net/xfgcf/15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