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月亮还能统治下一个十年吗
月29日晚,“洗衣液第一股”蓝月亮发布了年业绩报告。
作为上市以来的第一份年度财报,几大主要业绩指标表现实属惨烈。报告期内,蓝月亮集团实现营收75.97亿港元,同比增长8.6%;归母净利润10.14亿港元,同比减少约22.5%;毛利润为44.4亿港元,同比下降1.7%;毛利率则从年的64.5%降到58.4%。
年蓝月亮正式成立,起初主要售卖一款叫做“全能王”的酒店专用喷雾清洁剂;年非典肆虐,国民个人卫生健康问题备受瞩目,蓝月亮踩中洗手液这一风口,成为了当时国内第一大洗手液品牌;9年,蓝月亮全力布局洗衣液市场,尽管全年营收不超4亿,却斥资2亿签下在雅典奥运会上大放异彩的郭晶晶,并在央视投放广告,迅速打开市场。
公开数据显示,郭晶晶代言发布会后,蓝月亮连续9个月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市场份额达到%;年初,蓝月亮市占率高达52.7%;9-年,蓝月亮洗衣液连续12年行业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稳居中国洗衣液龙头宝座。
作为龙头国产日化品牌的蓝月亮,过去一年为何利润大幅下滑?
线下线上双重困境受到疫情影响,年蓝月亮在线下商超、门店的销量普遍受到冲击。根据财报,-年蓝月亮线下渠道销售额分别为0.62亿港元、2.29亿港元、27.25亿港元、22.28亿港元和27.17亿港元,呈现逐年下滑趋势。
另外,蓝月亮与传统商超的合作或存在不顺畅。根据年7月21日,蓝月亮在盈利预警公告中解释称:“线下渠道方面在市场上非蓝月亮客户的平台出现了过剩的较低价产品,导致公司的定价策略及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体系受到干扰。”
这段话如何理解?据业内人士解释,假设A平台是蓝月亮签约客户,而B平台不是客户,B平台为增加销量从而降低蓝月亮产品价格,导致身为客户的A平台不满,为平息不满,蓝月亮决定给予A平台若干折扣。
其实早在年,蓝月亮就因定价问题与传统商超产生分歧,彼时家乐福、欧尚、大润发等多家卖场几乎下架蓝月亮全部产品。
与传统商超“决裂”后,蓝月亮试图自建“月亮小屋”实体店,定位集销售、配送、服务于一体,走O2O模式。但公开资料显示,至年末,“月亮小屋”已大量闭店、纷纷转租,彼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blog.net/zzxfg/1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