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的故事记忆中的海鸥
题外话:名字是个人符号之一,某种程度上只是为了区分你我他,所有的名字符号中经常听到的就是张三,朗朗上口且老少皆宜,如同你身边的若干人,简单平凡的生活多少留下了些许岁月浸泡后的痕迹......
张三是70年代生人,那时候洗澡只能去“澡堂子”,至于浴缸那只能停留在影视作品中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中,对于广大普通群众而言,洗澡场所基本是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浴池,自带拖鞋毛巾香皂洗头膏,单位的澡堂子也提供拖鞋,用一大厚木头板钉上个橡胶带,即便如此简单的拖鞋也未必能满足广大洗澡群众的需求,那时候的洗护用品很难做到以个人为单位,往往以家庭为单位,最常见的就是海鸥牌洗头膏(注意,那时候就是叫洗头膏),蓝色的,还有种粉色的,那个年代的人民群众洗头发用的洗护产品相对单一,经常是1块香皂从头到脚解决洗澡问题,尽管手法简单,但广大人民群众发量喜人,直至上世纪80年代,蜂花洗发水开始普及,且率先开启洗发护发分离的概念,随着飘柔的大量广告出现,人们还知道了海飞丝、潘婷、力士、诗芬、夏士莲、沙宣、伊卡璐,国产品牌也不甘落下,舒蕾、拉芳、蒂花之秀、重庆奥妮、霸王、馥佩、百年润发、索芙特、采乐,用皂荚,用啤酒,用zpt云云,试问上边的洗发水品牌用过多少?反正我是都用过,不仅用过包装瓶上有中文的,还用过写有其他国家文字的,现在回归一块香皂从头到脚解决洗澡问题。
不管洗发水如何号称植物配方,你去洗发水制造工厂的制造环节看到不啥植物,现在人们买酱油都知道看看配料表,不妨看看洗发水的配料表,1瓶洗发水主要成份就是水,是城市自来水?还是净化过的蒸馏水?又或者是来自大山深处的山泉水?不得知,反正主要成份是水,然后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主要功能就是去污,不仅用于洗发水还能应用于洗衣粉,餐具洗等。然后就是发泡剂,其实这玩意的存在没啥实际意义,仅仅是满足视觉需求和心理需求,还有就是硅树脂,能增加头发的顺滑度,不同的比重不同的效果,至于当年*飞丝的广告中特别提出的“zpt”去屑成份,那玩意其实几十年前就有,让*飞丝在广告中很正经的提出来,顿时让普通民众顿感高科技了很多,近年洗发水又有了新卖点,无硅油洗发水,至于其中奥妙,各自体会即可。
其实这世间很多事都是更迭轮回,回想下房子的装修,在某个时段每家每户的风格迥同,又或者婚纱照,在某个时间段风格迥同,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blog.net/xfgzl/1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