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洗发水品牌业绩不佳,市场遭外资瓜分
文:小郭
洗发水是我们生活中的日用品之一。而许多我们熟悉的国产洗发水品牌,如拉芳、霸王这样的品牌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在此之前,这些国产品牌一直受到大众的欢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宝洁等大型集团纷纷涌现,海外品牌也纷纷进入。国产品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面临业绩下滑,不再辉煌,是否有机会扭转这一趋势?
随着9月的到来,从国内洗发水的表现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的营收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洗发水企业的表现很差。首先,拉芳的收入只有4亿元,低于去年同期;除营业亏损万元外,净亏损达到万元。此外,许多知名洗发水品牌已经消失,包括蒂花之秀,该公司甚至试图收购游戏公司来自救。
中国的洗发水怎么了?
在一些超市的洗发水货架上,我们看到一些品牌的洗发水,其中很多只是同一品牌的不同系列(大多数是海外品牌)。不仅如此,细心的人会发现,很多国产洗发水品牌已经被海外品牌所取代,如朴柔等海外品牌在最显眼的位置。一些国产品牌,比如蜂王洗发水,总是放在不显眼的地方,大多是在底层货架上。一些超市货架上甚至找不到国产品牌的洗发水。据超市负责人说,蒂花之秀和其他品牌的洗发水卖得不好。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宝洁系列产品。考虑到销量,自然不进货或直接少进货。
疫情期间,与国外同类洗发水产品相比,国内洗发水产品的网上销售情况并不理想。截至9月2日,拉芳的在线旗舰店销售了件商品,而蒂花之秀的在线旗舰店仅销售了件。宝洁旗下的飘柔、沙宣洗发水等产品销量高达10万。
由于宝洁和联合利华根深蒂固,许多品牌被误认为是国产产品。如果你问飘柔和海飞丝是不是国产品牌,很多人可能会说是,这增加了国产洗发水的难度。虽然在年,有多达个洗发水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真正的常客,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牌,如飘柔、潘婷、海飞丝、沙宣,其中很难看到国内品牌的存在。
为什么国内洗发水品牌低迷?
据分析,我国主要消费群体已基本实现迭代。年后一代人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土著人。他们的消费态度更加个性化,注重体验和理性消费,黏性最高,渠道偏好强烈。对新一代消费者的刻画主要集中在个性化、流行款式、新品、折扣等标签上。随着网络零售业务的不断崛起,拉芳、霸王等国产品牌给人的印象明显落后。
同时,它也给人们一种利用年长家庭成员的感觉。这也与品牌没有与时俱进有关。我们会发现,与国外知名清洁护理产品相比,国内品牌的宣传力度也较弱,品牌营销模式有待改进。很多中小型日化企业和品牌经理一直认为,要创新产品理念,花钱聘请代言人,砸电视广告,可以开拓市场,但他们忽视了产品创新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能完善产品本身。
当然,市场的饱和也在降低国产品牌的吸引力,而品牌壁垒已成为制约国产品牌发展的主要因素。日本资生堂一直瞄准中国高端市场。汉高旗下的施华蔻也在中国赢得了粉丝,而欧莱雅则降价以获得宝洁的优质产品。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几乎没有优势。在洗发水市场完全饱和的情况下,要想重新进入洗发水市场,需要雄厚的综合条件,如资金支持、产品质量好、品牌个性化、销售渠道完善等,但具备这种实力的国内企业屈指可数。
事实上,据用户调查,国产洗发水的使用体验并不比国外品牌差。不少常年脱发的消费者反映,使用霸王后,头发变得比以前硬了,有人说头皮屑是洋品牌洗的;但中国洗发水市场的主力军还是外资企业,包括宝洁、联合利华,其次是欧莱雅、资生堂等国际品牌。未来,洗发水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国内洗发水品牌也将面临更加残酷的围攻。
综上所述,国产洗发水要在众多海外品牌中脱颖而出,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除了急需打破消费者的老土印象外,国内洗发水产品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有专家表示,国产洗发水应该逆风而上,长此以往,尽量注重功能,而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应该尽可能支持这些国产品牌。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本文由尔东商业观察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于百家号尔东商业观察。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blog.net/xfgjw/1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