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小孩真会quot玩quot,

01

“玩”出来的小创客们

人物:杨珂铄、姚柏言、陈治瑞

学校:汕头市金平区长厦小学

作品:虚空射虎——体感灯谜

游戏外部设备

在长厦小学里,有三个志趣相投的小伙伴,他们不仅喜欢灯谜,爱好科技创新,而且还有一个共性——会“玩”!这三个男孩的名字叫杨珂铄、姚柏言、陈治瑞。   

有一次,杨珂铄把小伙伴邀请到家里玩妈妈给他买的最新体感游戏机。玩着玩着,几个小伙伴突发奇想:不如咱自己也来造一个体感游戏机吧!

长厦小学的小创客。

  

那这款体感游戏机要主打什么类型的游戏呢?杨珂铄提议: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做一个集电脑游戏、传统灯谜、体感动作为一体的游戏设备。于是,三个男孩一拍即合,说干就干。他们仨配合默契,有的负责编程,有的负责设计造型,有的负责搭建设备。最后,经过不断改良,他们的体感游戏机设备在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这款游戏设备有多好玩?记者好奇地亲身体验了一把。游戏开始后,电脑屏幕上会出现一把弓箭,弓箭的上方有一道灯谜题目,下面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答案。如果你要选择左边的答案,只要把手放在装置的左边的小孔上,那么屏幕上的弓箭就会随之移到左边,这时候再把手放到装置中间的小孔上,弓箭便会射出箭头,击中玩家选中的答案。真是太神奇了!   

小伙伴们说,我们希望通过这项创作,让同学们通过游戏,了解并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尽情地玩,快乐地学。让传统与创新相结合,这便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02

为科技而生的小创客

人物:庄启煌

学校:汕头市龙湖区丹霞小学

作品:车门上的雨伞

同学们,你们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当下雨天,在打开车门下车的那一刻,我们都要以最快的速度打开伞,不然就很容易被雨淋湿呢?   

庄启煌同学就有过这样的烦恼。于是,他琢磨着:是不是有办法可以避免上下车淋到雨呢?没想到,庄启煌还真发明出了一款避雨“神器”!

庄启煌

  

哝,就是这款“车上的雨伞”——它由扇形防水布、转动轴、塑料拉杆、强力磁铁等部件组成。车门打开时,防水布会随着车门展开,在车门上方形成“雨伞”。关门时,防水布自动收缩回塑料管。有了它,下雨天上下车的时候就不怕被雨淋湿啦!   

庄启煌向记者介绍,他的雨伞装置有不少亮点,其中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可装卸、便携且无需改动汽车的内部结构。他的灵感从哪儿来呢?原来,庄启煌的爸爸是警察,有时候开车出警办案,庄爸爸会在车顶安一个移动警灯。警灯的底部有3个小圆形磁铁,磁铁把警灯牢牢地固定在车顶上,即使快速行驶或用水冲洗,警灯也不会掉下来。于是,庄启煌就想到了用强力磁铁来进行试验。   

庄启煌觉得自己天生就是搞科技发明的料子,他不仅对科学问题充满了好奇,还很享受不断试错,最后将技术难题各个击破的成就感。他梦想着长大后能成为一名科学家,为人类解决更多科学难题。

03

这里有个“小院士

人物:陈俊驰

学校:汕头市外马路第四小学

作品:一种底部可拆卸特殊

物质盛装容器

陈俊驰,是外马四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就在今年年初,他还被授予了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的称号。

陈俊驰的可拆卸特殊物质盛装容器。

  

除了热爱天文研究,陈俊驰也喜欢捯饬一些日用品。他说:“小发明小创造都是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他发现,家里的洗发水和沐浴露用完后总会有一部分会残留在瓶子底部,这样扔掉既浪费也不环保。于是,他开始研究起装洗发水和沐浴露的瓶子。起先,他用锯子将瓶底和瓶身分离,设计成可拆卸装置,这样一来,只要轻轻一拉,瓶子底部就会倾斜,残留在底部的液体就流了出来。大大方便了对残余溶液的利用。今年年初,陈俊驰的发明申请到了专利和著作权。

这学期,外马四小举行了首届科技节活动,陈俊驰带着他的作品向全校师生进行展示和演讲,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点赞。但是这些成绩和荣誉并没有让他骄傲自满,在学校的科技节上,看到其他同学的科幻画和征文作品,他也从中得到启发。他说:“我的梦想是长大后当一名产品设计师,将自己的小发明应用到产品中,让未来的生活充满乐趣和便利。”

04

让环保与科技同行

作者:六年中队

学校: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镇

苏林小学

作品:“潮汕茶文化——红场茶

香”研究课题

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镇苏林小学位于革命老区,学校教育设施落后,学生们的课余活动多为社会实践。可就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下,学生们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研究的课题“潮汕茶文化——红场茶香”获得了汕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茶文化”。

  

学校校长徐晓梅介绍,学校六年级成立了兴趣小组,课余时间,六年级的20多名学生在老师黄曜和李绵华的带领下,常常到苏林村的老农家里观察传统制茶工艺。通过将当地传统制茶工艺和现代茶厂的机械化生产过程进行对比,发现传统制茶工艺更环保,保留了更多茶叶的浓香,应该将传统工艺的优点应用到新的机器生产中。所以在这次大赛上,师生们带着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了潮汕传统制茶工艺的独特之处,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肯定。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进行科技创新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让新的生产技术更环保,更先进。”校长徐晓梅说。

本报记者李培煌张琪

长按图框识别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blog.net/syff/643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