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黄沙,生无可恋

白癜风怎么治好 http://m.39.net/pf/a_4302821.html

当雨水夹裹着沙尘缓缓落在雨伞上时,我听到“乓乓”的声音,犹如一个个冰雹从天而降,雨点很小,小得如果在夏天可以完全忽略,只是泥点很重,给了雨水一个加速度,也给了雨水重量。直到下午,雨下得才有点舍得的样子,也许“春雨贵如油”吧,不管怎么下,都没有夏天的雨下得那么酣畅和淋漓。这场雨不足以洗净天空的沙尘,天空依然黄茫茫一片,空气中依然是刺鼻的沙尘味。

黄沙来临的的那一天,当我从睡梦中醒来,看到窗外变成了灰茫茫一片,这是要下雪吗?稍瞬间,天比先前放亮了一些,我才发现是满天沙尘,看看窗台、桌面,再用手一抹,这是昨天打扫过的屋子吗?

打开朋友圈,也是沙尘扑面,黄茫茫一片,被沙尘包裹的楼宇,能见度极低的道路,就连闪烁的红绿灯也似乎在与沙尘叫嚣,只是在沙尘面前,红绿灯也惨淡无光,看着一张张照片,有一种孤魂遍野的感觉,更有一种末日景象。

扬沙天气是北方特有的,因为出生在北方,记忆里的沙尘从来没有间断过。小时候,没有太多的遮挡物,路面没有今天硬化的面积,尤其是我家又靠近沙漠,当大风刮起时,能听到沙子击打墙壁的声音,打到脸上的痛觉记忆犹新。

每年三月,是农村最忙的季节,施肥种地,在化工企业还没有处处矗立的过去,为了庄稼长势好,农家肥一车车地拉到地里,然后再撒开,遇上扬沙天气,空中飘浮的不仅有沙尘还有农家肥的颗粒,闻到的空气不仅有呛鼻的沙尘味,还有一丝时隐时现的臭味。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女同志尚且有一个方头巾可以戴,但家里也仅有一两个,但谁家没有三四个孩子甚至更多,家里女孩子多的,没有围巾干活基本都要吃土。戴围巾的时候,遇上沙尘天气,把围巾叠成不对等的三角,围上头以后,抓住围巾长边的两个角,把围巾在脸部交叉,遮住嘴和鼻子,然后在脖子后面打个结,这样可以不吃土,而且预防沙尘进到脖子里。只是那个时候围巾织的很粗,无孔不入的沙尘,随时进入它想进入的空间。男同志就可怜了,有帽子的还可以遮挡一下,没有的只能看着风向干活了,但在沙尘天气里,风似乎没有定向,随意往哪个方向吹,如果在路上看到类似灰头翁,一点都不奇怪。

每天灰头土脸,洗漱也有点天方夜谭。几个村子就一口井,几十户人家就靠这一口井过日子,去晚了水都打不上,只能打点带泥的水回去,还得澄清才能用。干完活回到家,顶多抹把脸,洗头发没水不说,洗发液、护发素,在那个年代还闻所未闻。最常用的海鸥洗发膏,对我们来说都是奢侈品。

北方沙尘天气年年有,记忆最深的一次是父亲单位组织员工爬山,当时大家坐着解放敞蓬车出去,下午忽然狂风大作,等所有的人回到单位,女同志没了形象,男同志没了从容。大家在抖落一身尘土的同时,不停地抱怨着天气的突变。我在想,我为啥记忆这么深,估计是父亲没带我爬山的缘故吧。

当我顶着沙尘往办公室走去,一路上喷嚏不断,坐在办公室,我没用任何心情。顺手给朋友发了一句话:这样的天气让我生无可恋。朋友说拍张看下,我随手把朋友圈里的图片转发出去,这是什么鬼天气。随时看新闻,蒙古国的沙尘是灾难性的,有人死亡,有人消失,再看图片,感觉就像风把一座山吹起,山随风移,这样的环境让人如何生存?我想起疫情期间,蒙古国给我国送羊的情景,对于一个靠养殖业发展的国家,尤其是养羊,土地的沙化不可避免。我突然又有些庆幸,家乡的沙漠即将消失待尽,大部分被绿植代替,沙尘打在脸上的痛觉和沙沙作响的声音只是留存在记忆深入罢了。

天气没有转好,还是灰蒙蒙的,听说过几天还有沙尘暴,看着这条新闻,我在内心长叹,也在为将来设想,退休以后,在这样的月份里,我要换个环境生活。

我天天打扫着卫生,本来要拖的地,我蹲下来一点点地擦,但我还是觉得不干净,窗户天天紧闭着,窗帘也在同事的启发下拉得严严实实,无缝也钻的灰尘,仍不屈不挠着寻找着空隙,找一处容身之处,让自己不再漂泊。

“扬”春三月,扬起了风沙,扬起了尘土,扬起了人们对万物的希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blog.net/syff/12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